上海赫勒输送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柔性输送线和柔性输送系统的企业,我们提供客户需要的柔性输送机! RUSSIAN ENGLISH

如何预防输送带张力过大引发的安全事故?

如何预防输送带张力过大引发的安全事故?

2025-10-10 21:58:49 柔性链输送线 柔性链输送线 21
导读: 预防输送带张力过大引发的安全事故,需构建 “前期精准控制 + 中期实时监控 + 后期应急防护” 的全流程防护体系,从 “张力源头管理”“设备状态监测”“人员操作规范” 三个核心维度入手,针对性规避 “带体断裂、电机起火、部件飞射” 等风险。以下是具体可落地的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输送带张力过大引发的安全事故?

预防输送带张力过大引发的安全事故,需构建 “前期精准控制 + 中期实时监控 + 后期应急防护” 的全流程防护体系,从 “张力源头管理”“设备状态监测”“人员操作规范” 三个核心维度入手,针对性规避 “带体断裂、电机起火、部件飞射” 等风险。以下是具体可落地的预防措施:

一、源头控制:避免张力过大的 “先天诱因”

从输送带选型、安装、调整环节入手,从根源上防止张力超出设计范围,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预防步骤。

1. 精准选型:匹配 “输送带材质 - 负载 - 工况”

根据实际输送需求选择合适的输送带规格,避免 “小带体承载大负载”(如轻型 PU 带≤50kg/m,禁止用于输送 100kg/m 的重型物料),需参考设备说明书标注的 “额定张力”(如聚酯带额定张力 300-400N/m),确保带体强度与张力需求匹配;

特殊工况(如高温、重载)需选择高强度材质(如高温环境用硅胶带、重载用尼龙芯输送带),避免因带体强度不足而被迫 “过度张紧” 以满足输送需求。

2. 规范安装:保证设备部件精度,减少张力不均

安装驱动滚筒、尾滚筒、托辊组时,确保其 “绝对平行”(偏差≤0.5mm/m)、机架 “水平无倾斜”(倾斜度≤0.1%),避免因部件错位导致输送带单侧张力过大(如滚筒不平行会使带体一侧紧绷、一侧松弛);

新输送带安装后,需先空载运行 24 小时(带体自然拉伸),再按标准调整张力(而非安装后直接拉紧至极限),避免后期带体拉伸导致张力进一步增大。

3. 科学调整:遵循 “微调 + 验证” 原则,杜绝过度张紧

调整张力时(如螺旋张紧、重锤张紧),严格按 “每次微调、分次验证” 操作(如螺旋张紧每次拧动 1-2 圈、重锤每次增减 1-2 块),禁止一次性将张力拉满;

调整后必须通过 “静态按压测试”(下垂量 10-20mm)和 “动态负载验证”(100% 负载运行 30 分钟无异常),确认张力处于合理区间,而非仅凭经验判断 “绷紧即可”。

二、中期监控:实时捕捉张力过大的 “早期信号”

通过 “人工巡检 + 智能监测” 结合,及时发现张力过大的苗头(如轴承升温、带体裂纹),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安全事故。

1. 日常人工巡检:聚焦 “关键部位 + 异常现象”

每日巡检重点(每班 1 次):

触摸托辊、驱动滚筒轴承座,感受温度(正常≤70℃,若烫手需立即停机检查,可能是张力过大导致轴承过载);

观察带体表面是否有纵向裂纹(沿输送方向,张力过大的典型特征)、带边是否有摩擦毛边(可能是单侧张力过大导致带边贴机架);

听运行声音:若轴承处有 “嗡嗡” 异响(负荷过大)、电机有 “沉闷” 噪音(过载),需立即停机排查张力。

每周深度检查:

测量张紧装置行程(如螺旋张紧剩余行程≥总行程 1/4、重锤不贴上限 / 下限),若行程接近极限,说明带体可能过度拉伸,需评估是否需更换带体;

检查输送带接头是否有开胶、位移(张力过大易导致接头受力不均而撕裂),发现微小问题立即用专用修补胶处理。

2. 智能监测:加装 “预警装置”,实现自动防控

针对中大型、高风险输送线(如矿山、化工行业),加装张力传感器(如超声波张力仪、接触式张力计),实时采集张力数据,设定 “预警阈值”(如额定张力的 120%),超限时触发声光报警,提醒人员及时调整;

电机回路加装过载保护装置(如热继电器、变频器过载保护),当张力过大导致电机电流超额定值 1.2 倍时,自动断电停机,避免电机过载起火;

关键部位(如轴承、滚筒)加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超 70℃时报警,防止轴承卡死、高温摩擦引发火灾。

输送带

三、应急防护:降低事故发生后的 “伤害范围”

即使出现张力过大的突发情况,通过物理防护、应急处置措施,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1. 物理防护:设置 “隔离屏障”,阻断风险传递

在输送线两侧、下方设置防护栏(高度≥1.2m),严禁人员在防护栏内停留、作业(尤其是重锤张紧装置下方、输送带接头处等高危区域),防止带体断裂时物料倾泻砸伤人员;

驱动电机、控制柜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距离≥1.5m),禁止堆放易燃物料(如纸箱、塑料),电机上方加装 “防火罩”,若电机起火可初步阻断火势蔓延;

针对可能发生部件飞射的部位(如滚筒轴头、轴承座),加装金属防护罩(厚度≥3mm),防止轴头断裂、螺栓飞射造成撞击伤害。

2. 应急处置:明确 “停机 - 排查 - 救援” 流程

制定《张力过大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操作人员的 “停机触发条件”(如发现带体裂纹、轴承冒烟、电机异响时必须立即停机),禁止 “带病运行”;

停机后按 “先断电→再排查” 顺序操作(如电机起火时,先断开总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禁止带电灭火);

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如干粉灭火器、急救箱、切割工具),若发生带体断裂、物料埋压,需先切断电源,再用工具清理物料,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二次伤害。

四、人员管理:强化 “安全意识 + 操作技能”

人员是预防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需通过培训、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 “识别风险、规范操作、应急处置” 的能力。

1. 专项培训:让操作人员 “懂风险、会操作”

定期开展输送带安全培训,重点讲解 “张力过大的危害”(如带体断裂、电机起火的案例)、“张力调整的正确方法”(如螺旋张紧、重锤张紧的操作步骤)、“异常现象的识别技巧”(如轴承异响、带体裂纹的判断);

针对新员工、转岗员工,必须进行 “实操考核”(如现场调整张力并通过验证),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禁止 “无证上岗”。

2. 责任落实:明确 “巡检 - 记录 - 整改” 闭环

建立《输送带日常维护记录表》,明确巡检人员的责任(如每班记录张力状态、轴承温度、带体外观),发现问题需 “记录 - 上报 - 整改 - 复查”,形成闭环,避免问题遗漏;

定期开展 “安全检查”(每周 1 次),重点排查 “张力调整是否规范、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应急物资是否齐全”,对违规操作(如一次性过度张紧、防护栏拆除后未恢复)进行严肃处理,强化安全红线意识。

总结:预防的核心逻辑

输送带张力过大引发的安全事故,本质是 “张力超出带体 / 部件承受极限 + 风险未被及时发现 + 防护措施缺失” 的结果。预防需围绕 “不让张力超上限、及时发现超上限、超上限后不伤人” 三个目标,通过 “源头控制减少风险、中期监控捕捉风险、应急防护降低伤害”,形成全流程、无死角的防护体系,最终实现输送线的安全稳定运行。